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忆忘如一 - 

[读书]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复制链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6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的性情是自然而然地被造化出来的,上帝管不了人的性情。上帝造人的教义说的只是,人的生命的神圣性是上帝的受死造成的;无论人的自然生命如何的偶然,都不应该蔑视一个人生命的脆弱。

---------------------------------------------------------------------------------------------------

一个男人不是每天都能遇到一个可以……可以爱恋的女人的,而我……我是一个曾经陷溺过的人。我害怕……害怕黑暗。有时我是不敢单独过夜的。我需要一件活的……结实的东西在我身边……我怕的是内在的黑暗。那儿并没有哭泣或咬牙的声音,只是寂寞……寂寞……

---------------------------------------------------------------------------------------------------

特丽莎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肉身有感觉差异,那是由于灵魂、还是身体本身?阿蕾特本来就认为,肉身无感觉认识能力——感觉能力是有的,但有其不可跨越的阈限。灵魂才使身体有超出身体局限的感觉能力,有差异的肉身感觉认识力是灵魂赐预的,像西塞罗所说的:一旦灵魂被奉献或流逝,身体就不再有任何感觉了。)

--------------------------------------------------------------------------------------------------------

我的身体在世就是个体命运的发生,不是我撞上了命运,而是命运撞上了我,或者说我的身体撞上了我的灵魂。个体命运是由个体的身体与灵魂的相逢牵扯出来的,没有偶然而在的个体身体与灵魂的相逢,也就不会有命运这回事。身体的决断逃避不了,美国因于此。无论我的身体做何决断,命运都会附在我的身体上,只不过要么表现为幸福、要么表现为不幸。

--------------------------------------------------------------------------------------------------------

这些钢琴小品是雅纳契克缅怀童年时代的乡间生活的作品:孩童的眼睛凝视着茂密的森林中翻飞的蝴蝶时的痴想、看到每一花瓣的飘落都觉得它是甘愿为自己沉落水底时的感动、在暮色中听见少女用断断续续的低呤驱走寂寞的忧伤时的泪水、在漫长黑夜里对“美好”充满童稚般想象的心灵、用粉红和白色的花瓣弹奏的梦呓……

------------------------------------------------------------------------------------------------------------

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前者是生理的情感——感官享乐,后者是爱情——想濡以沫。

-------------------------------------------------------------------------------------------

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的手都可以在黑夜里生命恐怖出现时去牵的。

--------------------------------------------------------------------------------------------

薇娥丽卡随身带着一根鞋带,练唱时拿在手里,一旦感到心力不支,两手就拼命朝两个方向拉这根鞋带,好像这鞋带就是系住自己的身体与影子的那根细线。生命热情与身体的体质之间出现的在体上的不平衡,令薇娥丽卡感到心里刻下了一道尖利的伤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17 9:20:42编辑过]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7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基斯洛夫斯基的<薇娥丽卡的双重生命>的叙事据他说是个探索个体灵魂的事,讲的却是死感和性感的事。要问的伦理问题已经清楚了:一个人的身体影子如何可能承负自己身体的死?个体灵魂——身体影子的在世负担沉重到何种程度?

----------------------------------------------------------------------------------------------------------

个体灵魂的种种非分的渴求,都是因为它把自己看作是天堂的影子。与天堂在一起的个体灵魂是媚俗的灵魂——为死忧伤、为美好的事情感动。

----------------------------------------------------------------------------------------------------

所谓个体命运不过是,一个人感到惟有这样的生命热情的散发才让自己有美好地活过的感觉,才有自己身体的在世幸福,以至于非如此生活不可。与自己的天堂系在一起的个体灵魂令身体沉重,因为它要自己的身体非如此生活不可。

---------------------------------------------------------------------------------------------------------

生活世界中总得有某种思想要理解人的具体生活,小说就是这样的思想,它甘愿与一个人的生命厮守在一起,“这是小说存在的惟一理由”:小说询问什么是个人的奇遇、探究心灵的内在事件、揭示隐秘而又说不清楚的情感、解除社会的历史禁锢、触摸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角落的泥土、捕捉无法捕捉的过去时刻或现在时刻缠绵于生活中的非理性情状……

----------------------------------------------------------------------------------------------------------

小说的真正敌人,不是近代的哲学和科学,而是现代之前的宗教——道德伦理的生活教条:区分善恶和对生活道德明晰性的要求。

------------------------------------------------------------------------------------------------------

昆德拉的小说伦理观与英式自由主义哲学家的论理思想没有什么差别,他一再告诫人们,不可对他的小说中涉及的政治故事作意识形态地解释,他讲的故事只是要表明生活像迷雾。如他所说,真正的“小说都对读者说:‘事情比你想的要复杂’。这就是小说的永恒真理。”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1

帖子

3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1
发表于 2005-8-17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菜,不知道她竟然是位女性,看过她的一两篇东西,太厚,弄得自己在专业名词里打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7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菜,不知道她竟然是位女性,看过她的一两篇东西,太厚,弄得自己在专业名词里打转。

后半句说的很对,前半句说的不对。这也是怪俺没帖清楚。

刘小枫,男,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修订版2001)、《走向十字架的真》(1994)、《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与爱》(1996)、《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1997)、《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1998),《圣灵降临的叙事》(2003)等。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5

主题

5722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774
发表于 2005-8-17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神学文学揉在一起就很可怕了,看编目就能猜到大体风格。

以前钦佩绿窗残梦迷的读书的厚度,忆忘如一的读书深度更高一层啊。


[color=brown]告诉我,你会来[/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8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钦佩绿窗残梦迷的读书的厚度,忆忘如一的读书深度更高一层啊。

天,我摘录的是刘小枫写的,我书还没看完哩,只能说是刘小枫的深度。
说到这里,想起了读书方法这个陈旧的话题,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书的。我看书的时候喜欢把自己喜欢的话摘录下来,以后都是用笔,现在是用电脑,有时候,摘录下来的话与书已经没有关系了,只是喜欢某一句话。
喜欢而已。
并不想做什么。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8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昆德拉希望“小说成为精神的最高综合”,表明他在崇拜卡夫卡的自由主义小说精神的同时,又想成为小说理论中的黑格尔——“精神的最高综合”是典型黑格尔的大全式哲学的述词。幸好昆德拉没有希望小说成为“历史的最高综合”,不然就让人难免疑心他想当小说界的马克思了。

----------------------------------------------------------------------------------------------------------------

昆德拉看不起现实主义小说,模仿或写实的小说其实是“假小说”,“真”小说都是想像的,虚构的,小说叙事中的人也是虚构的,想象的。

---------------------------------------------------------------------------------------------------------

生活世界的道德品质同样如此:生活是模棱两可的,既让人亢奋,又令人恶心。生活道德的述词不是真实或非真实、善或恶。无论性感还是生活感,都只是一个个人自己的感觉、令个人自己昏眩(沉醉)的密度。自由主义的小说叙事既要的捕捉让人亢奋的瞬间,又要把握令人恶心的时刻,两者都是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的感觉。

在相对性中沉醉,需要一种情感的距离。

---------------------------------------------------------------------------------------------------------------------

谁如果听懂了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就会懂得,湿润的眼睛并不比干涩的眼睛更有价值,放在心口上的手并不比揣在裤袋里的手更高尚。

---------------------------------------------------------------------------------------------=---------

爱情不是找到的,它并不在人生中的某个地点可以让人去找。

人们只能在生活中偶然撞见爱情——相反的情形也极有可能:终身撞不见爱情。婚姻就不是这样,它不断地作为一种人性的、社会的要求出现在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地点,如果要找婚姻,是可以找到的。

------------------------------------------------------------------------------------------------------

婚姻和写作对于卡夫卡在如下意义上同等重要:两者都是卡夫卡把自己从父亲带给他的“虚弱、缺乏自信心、负罪感”的生命性情中解救出来的努力。这种生命性情是潮湿的雾霭,使卡夫卡在生活中吸进身体的大多是水分,而非氧气,以至于时常窒息得发昏。写作和结婚是卡夫卡为自己自制人工氧气的自救行动。

-----------------------------------------------------------------------------------------------------------

个人生命时间是有限的,匆忙与有限的生命时间本来是相一致的。可是卡夫卡觉得,生命时间与耐心所需要的时间不是同一个时间。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个体生命时间不堪磨耐,人一出生,就命定急匆匆的,除非靠某种信仰观念拴住或吊销个体生命的时间。

---------------------------------------------------------------------------------------------------------

卡夫卡在自己婚约状态中的这一体验,也许无意中道出一个普遍真理:每一个体生命的在世命运,就像一片干枯的树叶。在世俗生活中、或者说个人生命的历程中,个体就是不断被扫除或覆盖的干枯树叶。

---------------------------------------------------------------------------------------------------------------------

知道自己幸福的尺寸有多大,也算是有耐心了。

可是,人对幸福的渴望引发的对美好生活的想像,很可能变成对幸福的奢望,以至于忘记了,幸福不过是秋天道路上的阳光,斑驳、绚丽而易逝,甚至可能只是洒在秋日湿雾中的幻影。

----------------------------------------------------------------------------------------------------------------

或者用永恒温暖身体,身体累了就靠在永恒是休息,或者用瞬间温暖身体,身体累了就无处休息。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8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夫卡对自己说:每一个人的道路有自己的尽头,并没有一条对每个人都一样的客观的历史道路,尘世中所有的道路都是个人的道路;不同的个人的道路相比,没有减少或增加。自己的码尺只能丈量自己的道路,不能丈量别人的道路,就像自己的幸福或受苦的尺码不可以用来太量别的人幸福或受苦。

发着高烧或害着伤寒的人丈量自己的道路,都会觉得太长。

--------------------------------------------------------------------------------------------------

基斯洛夫斯基很幽默、也很有智慧。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难得的是,他令人产生莫名的感动。

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觉、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生活在言语中,人人都在言语中生活。叙事家是那川能够反向运用语言、进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

--------------------------------------------------------------------------------------------

人人都在生活自己。

-----------------------------------------------------------------------------------------------

叙事家大致有三种:只能感觉生活的表征层面中浮动的嘈杂、大众化地运用语言的,是流俗的叙事作家,他们绝不缺乏讲故事的才能;能够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运用个体化的语言把感受编织成故事叙述出来的,是叙事艺术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是叙事思想家。

---------------------------------------------------------------------------------------------------------------------

在社会制度、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之间,有一条像平滑的镜子摔碎后拼合起来留下的生存裂缝。偶在的个体命运在按照历史进步规律设计的社会制度中,仍然是一片颤然随风飘落的树叶,不能决定自己飘在哪里和如何落地。

无论有多么美好的社会制度,生活都是极其伤身的。

-------------------------------------------------------------------------------------------------------

基斯洛夫斯基看到,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

---------------------------------------------------------------------------------------------------------

基斯洛夫斯基的问题是,生活中是否有圆满的两情相爱?“纯粹”的情爱想象的破损,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固执地要寻求两个完全相契的个体精神在爱欲中相合。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相合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这只是一种情爱的美好想象。纯粹的爱情只能是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再合,可是,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后,分别被生命的无常抛到无何他乡,一半遇到(哪怕一模一样的)另一半的机会已近于零。

----------------------------------------------------------------------------------------------------------

被切成两半的苹果的命运是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会不会是人自己对于美好生活想象犯下的错误?老天爷从来没有许诺被切成两半的苹果应该重合,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这回事,它只是个人的精神性欲望的想象而已。

-----------------------------------------------------------------------------------------------------------

缘分是在生命灾难中出现的。

------------------------------------------------------------------------------------------------

亚当和夏娃走出伊甸园,爱就破碎了,要在此世中爱,得甘愿成为碎片。爱就是对成为碎片的生命热情和理想有信心和盼望,对它永生不悔。

--------------------------------------------------------------------------------------------------

谅解是对人性脆弱的体谅,谅解比同情、责任都难,谅解才能解开情感的缠结。

-------------------------------------------------------------------------------------------------------

他知道欲望的限制,欲求太多,失去的可能更多。

------------------------------------------------------------------------------------------------------

生命感觉的经脉私人化、个人肉身化后,既然生命感觉的价值经脉是遵从自己的欲望感觉去生活,而每一个体人的身体感觉是有差异的,依我在的身体感觉的自然权利为自己订立道德准则,社会的人伦秩序就感觉化了。现代的生活伦理中,神性权威不是没有了,而生活伦理的立法者更换了。新的立法者是身体有差异的个人的自我感觉,每个人都是给自己颁布“十诫”的“我”。

---------------------------------------------------------------------------------------------------

每个人都是自己欲望的囚徒。激发起某个人的欲望的某物,与欲望本身构成充满张力的网,在这张力中,个体人要获得自由,意味着不是自己的欲望的囚徒。如果个体欲望是个体生命热情的来源,重要的就不是摆脱而是掌握自己的生命欲望,对自己诚实。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8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之轻与身体之重---读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魏甫华

自由为什么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呢?刘小枫已经感到了自由并不是启蒙思想家们所鼓吹的那么沉重,会把人压得喘不出气来;而是自由的本质是轻逸的,如果没有自由的技术(如英雄柏修斯(Perseus)的飞马佩加索斯(Pegasus)),人的沉重的肉身根本就抓不住。

几年前,在《读书》杂志上读到刘小枫的一篇小文《丹东与妓女》(1998年第4期),一口气读下来,读得心惊肉颤,左眼皮跳个不停。虽然只是一篇小文,但刘小枫提出了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的在体性基础都是人的身体,这是现代自由主义理论最致命的地方。现代自由主义只关涉政治和社会制度,伦理基础被抽空了。刘小枫就是要诊断现代自由主义的伦理基础是什么,以及如何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连接上那一逝去伦理关系,那一条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小路。自启蒙时代以来,人们为之追求的自由,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丹东就看到了"塞纳河在流血"。这么沉重的话题,人这么脆弱的肉身如何承负?刘小枫在言语之间非常犹豫,时常王顾左右而言它。我知道他不会放弃,因为这一问题已经让他感到心神不宁。我也在一直追着他的文字,想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来。

这本《沉重的肉身》应当算是他的一个阶段性的答复了。理解他的思想主题,我认为要从书的第三编入手,也就是他以之为书名的《沉重的肉身》。从苏格拉底对"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的故事的讲述中,提出了什么叫伦理问题?伦理问题就是关于一个人的偶然生命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这其中的关键词是个人命运、幸福、德行(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实践),都是围绕着一个人如何处置自己的身体展开。所以,伦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在世态度。

自由问题说到底就是身体问题。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在古希腊的生活世界里,自由和身体没有关系,而是和灵魂有关,只有灵魂才可以触及自由。那么自由问题在什么时候和身体纠缠在一起了呢?刘小枫提出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洛维特在他的《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中就指出了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历史的道义不再由超世的上帝之义(神义论)来负担,而是由现世的人之义(人义论)来负担。就是说,在古代,自由的正当性是由上帝(灵魂)来提供的,而现代自由的正当性只是由人的身体感觉来提供。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的法国大革命中,自由是和平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自由的伦理基础源于人的身体感觉的平等(这也是国内新左派们对平等强调的理论基础)。

但是把自由纳入到身体并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自由反而会让身体受伤。身体是有感觉的,可能由于受到外界的侵犯而抽搐,此时自由何以安身?因为身体的偶在性,或许一次偶然事件,就会使得自由变成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这是刘小枫在最后一编《艰难的自由伦理》中要探讨的。刘小枫仔细分析了电影思想家奇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和奇斯洛夫斯基一起审查了欧洲伦理思想史上的"杀人""爱情""偷窃""信任""诚实""负疚"等十大主题,发现每一个主题虽然在我们嘴里可以象吐烟圈那样轻松,在现实中却是如此地艰难。

自由为什么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呢?刘小枫已经感到了自由并不是启蒙思想家们所鼓吹的那么沉重,会把人压得喘不出气来;而是自由的本质是轻逸的,如果没有自由的技术(如柏修斯(Perseus)的飞马佩加索斯(Pegasus)),人的沉重的肉身根本就抓不住。什么是轻逸?卡尔维诺在他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第一讲就是关于"轻逸"的,他用了英雄柏修斯(Perseus)夺取美杜萨(Medusa)的头的故事来描述"轻逸"的价值质地。卡尔维诺认为轻逸是下一个千年首先要推荐的人的生存德性,它是"信赖那仅在依稀可见的踪迹中包含着的道德价值"

自由是具有轻逸的质地价值,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只有量的现代自由观。在密尔的《论自由》里,这种现代自由观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计算性原则。密尔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是他的功利主义。是否具有质地价值,这是古代自由观和现代自由观的一个重要区别,而自密尔以来的现代自由主义理论家们却轻轻地把它抛弃了。舍勒指出了越是精神性价值(如有质地的自由)就越是无力的,它不会主动抓住我们,而是会轻飘飘地飞走。没有锤练出一副实践的技术来,沉重的肉身怎么可能追赶得上轻逸的自由?

但是这副实践的技术是什么,怎么练成?尤其是对我们这个没有自由概念的汉语传统,刘小枫没有说。我看出他是犹豫的,是否也撞上了毕希纳的思想虚无?但我仍然发觉了他的一个语言逻辑悖论,实践的技术和每个人的身体相关。这也是从尼采到福科的道德的谱系中的"身体"主题,自由的技术就是对身体的规训。那么,自由的技术就和社会制度相关,或者说只有一个好的社会制度,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和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关于自由的实践技术,我们才有抓住自由的可能。当然,这还只是具有可能性而已,但是没有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却是连可能性也没有的。

二十世纪末,国内思想界发生了一次思想事件--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思想争论。从论争的效果看,没有开始,就落入了设定的囚徒困境,显然国内学界还需要学习对话技艺。而此时的彼岸正不断传出"历史的终结""自由主义的死亡"的论断,搞得国内自由主义学人腹背受敌,狼狈不堪。虽然刘小枫在这场在论争中没有说话,但他却因了这本书偶然闯入了这场论争。在刘小枫的眼里,国内的新左派也好,自由主义也好,还根本上没有找到思想问题,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分歧和罗伯斯庇尔与丹东之间的分歧一样,实际上只是因为对自由的理解方式不同造成的。

无论怎样,正如阿克顿指出的,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一部关于自由的发展史。省察中西思想史,思想上的死亡事件,几乎都不属于自然死亡,而是人之手亲自杀死的。所以在思想史上,同样存在四处游荡的孤魂。丹东之死也好,毕希纳之伤寒也好,实际上都是碰到了这些虚无的鬼魅。

被宣称已经死去的自由主义是否会在这个新的千年复活呢?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5-8-18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作者:尉

抄自“心灵小息”网站

http://life.fhl.net/e0.htm

这本书的副标题『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大概会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其实作者想分享的就是他在一些小说与电影的故事情节中所获得的心灵感动。我想对於没有读过刘小枫作品的人来说,书中一些为数不多的学术语言以及属於作者特有的遗词用句,可能会造成阅读上的障碍,但是若能细细体会作者在行文用字间流露出来的思想与心情,尤其是体会作者对故事情节的重述所带来的心灵共鸣,相信仍可以获得许多启发。(我还是得说:这本书的语言已比作者写过的任一本书都要平易近人。)

叙事,就是说故事。二十世纪的哲学思想趋势之一,就是从严密庞杂的系统建构转向动人的叙事,《苏菲的世界》就是很成功的一个尝试。虽然叙事的理论可能非常复杂琐碎,但叙事的实践则是动人心弦的,这本《沉重的肉身》是属於理论还是实践,我也不会分,基本上这不是讲理论的书,但也不是纯粹的叙事,而是对他人叙事的诠释(或用刘小枫的话说是复叙事),而隐藏在这些诠释中的,就是作者对时代、对国家、对信仰的个人叙事了。

我想我不应该在此多谈叙事理论,只想说:我们的生命与我们的信仰,与其说是由某些命题化了的信念以及重重知识聚合而成,不如说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形成的。关注一些看起来不可妥协的信仰命题,不如去关注属於我的以及属於周遭他人的故事,透过这些生命故事的讲述与聆听来确立自己的身份。我们并不是从某些抽象而普遍的教理出发来理解我们自己的生命,而是从每一独特个体的特独经历中,透过讲述这些故事的方式,来理解这个独特个体。其实,基督信仰本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理论性的神学论着未必人人爱读,但叙事性的神学论着的读者就多了,除了见证集外,我想刘小枫的这本书提供了另一种尝试,是值得关注与效法的。(我还想到的是,叙事理论的发展,在神学里有个很重要的提醒:个人的生命见证将比带有普遍性的教义讲论更接近『活生生的』真理。当我们要跟别人分享上帝时,个人的见证远比理论的严密更有说服力,这是很奇怪的事,但透过叙事理论的发展,我们渐渐看到的确如此。

刘小枫在这本书里讲的叙事主要有两个作者: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与导演奇士劳斯基。还有其他人,但这两人是份量最重的。不难想见,所谓的叙事已然不仅是文字叙事而言,电影乃至於音乐、舞蹈、绘画都可以是一种叙事方式。当然,针对这些非文字性的叙事,若要给出进一步的诠释,还是得靠文字,就像这本书。

就这样,刘小枫从《生命中不能沈受之轻》讲到『十诫』,从《被背叛的遗嘱》讲到红白蓝叁部曲。他覆述了一些故事情节,并给出他自己的诠释。你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这都不是重点,关键在於这些诠释是否牵动你的心,勾起些许属於你个人独特的生命经验。叙事最终要带来的乃是自我理解,而这样的理解乃是独一无二的,是你之所以为你的那些关键因素。当然,如果你没读过昆德拉,也没看过奇士劳斯基,的确会有一些理解上的影响,但这影响也没有大到让你看不懂这本书,因为刘小枫会重述他要诠解的叙事。而且,坦白说,我觉得读过这本书再去看那些叙事,或许是更适宜的,毕竟我们对这些叙事的个人理解与刘小枫的诠释通常是很不一样的。

刘小枫的文字充满散文丰采,简洁有力,虽然因为过多的自创词汇让他的文字并不总是平易近人的,但深刻的思想是让读他文字的人最受冲击的。还记得我第一篇刊登在神学期刊上的论文就是评论刘小枫的思想。看着墙上与刘小枫的合照,我想若让我来写自己的生命叙事,刘小枫势必是情节转折的一个关键点。

读了这本书,我想一定有人会有一种感觉,好像得是某些心灵贵族才能谈论这些晦深的叙事。我不否认这本书乃至於许多既有的叙事诠释的确有这种倾向,你得懂电影、懂小说、懂音乐、懂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才有办法读出一些东西。对这种感觉,我想说的是,诠释活动有很多种面向,晦涩的叙事的诠释就交给有晦涩的心灵的人去作,心灵单纯的人就去诠释单纯的叙事。(我在这里用的『晦涩』与『单纯』并不带价值意涵)当一首诗、一阙音乐、一部电影打动你的心时,你对自己的心灵感动作描述,这也可以是对叙事的诠释,不一定非得要解读出某些隐藏在叙事中的作者意图不可。在这一切叙事与诠释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背景知识,而是你是否真诚。

对读者来说,这本书有很多种阅读取向,我选择的,是要读出我自己的心灵叙事。这一部分并不适合在书介中分享,只能偷偷放在心中。

销落诸念,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