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陈年 - 

[原创]豆腐河

[复制链接]

7

主题

113

帖子

11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3
发表于 2006-1-6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识陈年,跟不认识论坛绝大多数人一样。我与她之间,没有任何交往,电话,聊天,短信几乎都是零。

但我喜欢看她写的字,喜欢她在论坛上的态度,通过文字,或许可以实现一种景往的神交。

陈年从来时起,应当是在忆石的西楼,她一直踏踏实实地在写东西。她一直认认真真地发着自己的文字,即使偶尔在每个楼层与人交流,也是一种文字被阅读后的满足与感激,改迭迭地说“谢谢谢谢。”似乎网络给她一个释放与舒展自己的平台。我们从文字中或多或少读懂,她生长的环境,她的一些心思。仅此而已。

我非常喜欢像她这样,在网络,论坛都认认真真地写东西的人,从来与喧闹无缘,一直默默无语。却又一直执着地写着,写生活,写矿区,写家,写感情,写自己,写内心的挣扎与无助。

文字就是一种倾诉,此外,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没有人比文字更了解自己。即使再相知相惜的人,也无法真正达到内心想要的深度,所以,文字是内心积蓄的唯一出口。

《豆腐河》就是一篇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文字。

三千多字的文章,沿袭了她以往沉静、内敛、痛疼却压抑的风格。欲说还休,点点滴滴,不停地在说些没有边际的事情,点点滴滴,却都触到痛,从边缘,一直走到很远,远得就像一次我们无法想象的矿难,无法承受的人生之灾。

陈年的行文中,喜欢把自己压住,结实地压着,不敢,不想,不愿让自己流露得太多,她的文字,需要细细地咀嚼,一下,流出一种苦,又一下,萌出一道甘。如此反复,甘苦,苦甘。

人生苦甘,大抵如此。千千万万矿区孩子,生活在“黑黑的炭和黑黑的矸石山”,她们没有过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欢乐的童年,没有见过河,没有吃过洋快餐,可是,谁又能否定,她从豆腐河里获得的欢乐,会逊色一筹呢?谁又能否认,“爹端上满满的一碗,倒上红红的辣椒,酸酸的醋,碗边沿躺着两瓣白生生的蒜。爹夹起滑溜溜的鱼,嘴里象长出个大吸盘,一下子把鱼吸进肚里。汤汁星星点点挂在胡子上,都顾不上擦。后来是娘用筷子挑了一根颤抖抖的面鱼,喂爹”那样艰苦环境中的家庭快乐,不会令人羡慕红了眼呢?

妮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童年的豆腐河是快乐的全部内容。家庭骤变,父亲在一次太难中瘫了,善良的母亲却苦苦支撑。这一切,与太多苦难的孩子一样,但陈年的眼光,却非常独到,她选取了“豆腐河”这样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一点一点,慢慢展开。絮絮地,把一个家庭的苦难与温馨,一位母亲的坚忍与悲苦,一个父亲由痛苦与无奈而升级的暴虐,一个“大老虎”的现实生活,一一展现给我们。

或许,你还可以看得更远些,远处的矿山上下,千千万万的矿工家庭,各有各的生存难题。一个底层的呼唤,一种来自弱势群体的生存悲凉。至少,让我这个前几天还因为买不起“2580元”一件毛衣而大发牢骚的人,汗了又汗。

听说陈年没有上过很多学。但这些语言功底,显然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比的。“娘的影子在水里摇摇晃晃,象被风吹着的树枝。”“俗称‘鬼剃头’。虽然他平时剃一光葫芦,可黑头发长得飞快,衬得脱发的地方,更白。那白斑摸上去光溜溜的,象剥了皮的鸡蛋。”她的细腻、人物动作,神态的白描如此到位,让我们不由叹息、汗颜。语言中的地方味,浓浓的,几乎将矿区的生活图景重现于我们眼前,仔细听,你可以听到那晋西北的黑黑的厂区里,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最纯朴的人生风情、最真实的底层画卷。在我,需要多少次反复修补文字,需要无数次斟酌拈量的字眼,于她,轻松得好像只要从生活的水流中随手一捞,满篇便都是入木三分的描画。

选材上,陈年从不落入流俗的圈套,她一直在写着她的生活,她的四周,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朴素得几乎要打上补丁,看得却让你心酸,像今晨零下五度中的寒风,刺骨得让你打一个伶仃的颤。她这样写:“现在邻居换了人,豆腐河没有黄黄的豆浆水,也没有豆香味,想到这时,妮子就会哭。”她说“家里没肉,娘用豆腐白菜心,拌上香香的麻油做馅。娘数出二个五分,四个二分,二个一分的硬币,亮晶晶地排在妮子的手心里。”,她平静地叙述,她有条不紊地写,仿佛是在几块豆腐上做文章,其实是在刻画一种动人的生活景致。

陈年自己呢,静静躲在文字背后。不知道,这些文字,是否复活了她关于童年的一些细节,也无从得知,通过这些文字,她能走得多远,能走得多久,会走得多累。只是,她慢慢地走着,不停地写着。生命与生活在她的笔下,就活了。

我已经远离无数经典,有时候,因为生存需要不停制造一些文字垃圾,心里非常惭愧,之前“担当民族大任”的高级口号,拯救民族文化的大义凛然,如今已经瘫软在地,如同一只落水的狗,再也无力向前。而陈年,还是那样,踏实地描摹着生活,写着她自己,从不浮躁,丝毫未变。

哪位名家说了,自已活一回,写作是再活一回,活两回,就是赚了。不由佩服这位作家的睿智。陈年就是这样的,懂得活两回的平凡人,平凡而扎实的活法。不停地写,不问前程。

以下是一些小问题,愿与陈年及各位商榷:

1、“他的水灵媳妇趁着他下井不在家,跟一个木匠跑了。头发一夜就脱成花斑狗的怪样子。俗称‘鬼剃头’。”

这里有三句话,头发一夜前的“”改成“”,或者在“头发一夜”前加上定语“他的”,会读起来更明白些,承接性要强点。

2、“妮子知道她没有钱。大老虎摸摸妮子的头,把二块豆腐放进妮子的空饭盒。”这句中的妮子,是不是“大老虎”的笔误?最后一段,妮子想象的时候,似乎说她与娘分开,在前文中没有明显的交待,看得有点突兀。

3、文中的一部份表示比喻关系的比喻词“”,应当是“”的误写。如“身子软得象扶不起的娇女人”、“他家的豆腐细,白,嫩,就象漂亮女人的脸让人中意。”“那白斑摸上去光溜溜的,象剥了皮的鸡蛋”等。

特地查了一下,怕自己弄错,算是考证:

像xiàng

[动]

(1)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像,似也。——《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

象xiàng

〈动〉

(1) 假借为“像”。类似;好像 [resemble;be like;take after]

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系辞》

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易·略例》

物生而后有象。——《左传·僖公十五年》

天象盖笠。——《周髀算经》

女必象汝。——清·林觉民《与妻书》

没有幸福,只有自由与安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31

帖子

3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1
发表于 2006-1-6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地好啊。其实,有一个说文章的地方,是很快乐的,大家相互来批呀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61

帖子

3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1
发表于 2006-1-6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忆石盯着这个名字,想像着豆腐河是个什么样子,到现在才有空看完,因为知道,它一直会在这里,我总有时间来看。果然好看。漫卷诗书这篇文字,非常不错,他的解读,应该恰好是喜欢陈年文字的朋友的共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60

帖子

6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0
发表于 2006-1-7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所有跟贴的看贴的朋友,问大家好。

零落成泥碾作成尘,只有香如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60

帖子

6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0
发表于 2006-1-7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诗书,说一声辛苦了。陈年给你倒茶。

零落成泥碾作成尘,只有香如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主题

3184

帖子

32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71
发表于 2006-1-9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陈年不多的贴子,印象却很深刻,尤其是那个<擦地板的女人>。

这篇豆腐河,也很沉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953

帖子

10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06-1-10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笑怀认真再写个评吧。
人若总撞在形式上,便永远走不进内容,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只要我讲,你就记着不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