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雪夜阅读:大师与准大师[原创]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39

帖子

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9
发表于 2005-2-1 14: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是我十数年的阅读经历。特写出来跟大家分享,抛砖引玉吧。国内二十世纪以后的作家,大约会写五十位,然后才是国外的。谈不上什么理论高度。一点心得。

一、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高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样的定论都不会错。这位面带病容的小个子南方中国人,以他独有的犀利、冷峻和非凡的文采,写下了为数不多的、却篇篇堪称经典的小说,为中国现代文学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葛美男先生在那份哗众取宠的“悼词”中,以一个道德家的尖酸刻薄,和文革时挖地三尺般的寻找出来的证据,对鲁迅先生进行了无情的诘难、鞭挞,或者揭露。然而,蚍蜉大撼树,小丑跳梁,都无损鲁迅的伟大。我要说的是,鲁迅以他惜墨如金的高超技巧,大悲大痛的高尚心灵,终究成为一座后辈难以超越的山峰。

二、沈从文

沈从文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如果说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黄河,那么沈从文先生一定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长江。五四以降,对后世真正产生巨大影响的,领风气之先,并形成一个全新的写作流派(虽然这个流派并没人把旗帜打出来),能与鲁迅先生比肩的,只有沈从文先生。

大师的成就来自他的赤诚,以及对自己精神世界真实把握与努力建构。生命中有许多妙曼和动人之处是无法言说的。读《边城》,你会感到生命与自然迷人的芬芳,遥远而神秘的世外桃源中能让你感受到人性的纯美;《湘行散记》中,一句“我站在河边的寒风痴了许久。”,一个“痴”字饱含多少爱与恨,多少人世沧桑?让人热泪长流。

三、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原野上的一棵孤单的大树。这位旷世才女,除了生前短暂的风光之外,余下的是生的寂寞与死后的哀荣,像艾略特四月原野上那棵丁香树。

后世评论张爱玲的文章汗牛充栋,我无意滥竽充数。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只想谈谈我对她小说的理解。《金锁记》:“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年青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惘。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些凄凉”也只有张爱玲这样经过大悲大喜的人,才能写出这种刻骨铭心的文字。那些繁华过后的无尽哀伤啊!

四、老舍

老舍是最具中国味道的作家。他二十世界上半叶,最熟悉底层生活的作家之一,他用纯正的北京方言,口语化的写作,为现代汉语文学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能把老北京生活,写得丝丝入扣的同辈作家,惟有老舍。

相对于他的幽默、灰谐与沉思,我更喜欢他的悲天悯人情怀。〈骆驼祥子〉写了底层人的艰辛与不屈,〈二马〉写到中西文明的冲突,以及老派北京市民的迂。一部短短的〈月牙儿〉,读得让人心灵颤动。

五、萧红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一叶孤单的浮萍。在她悲苦而短暂的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放逐的一生。烟花一样灿烂,也烟花一样寂寞。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荒原之中,有两棵自由和寂寞中成长起来的参天大树,一个沈从文,一是萧红。一男一女,南北响应。

萧红以她罕有的天才,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了许多不朽的经典文本,为那些受侮辱和欺凌的人们,记录了刻骨的爱与恨、生与死、梦想与荣光。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她在《呼兰河传》中天才般激越的想像:“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这就是天才!

五之外:巴金与茅盾

事实上,我非常不愿意,把巴金和茅盾当成大师或准大师来讨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粉丝和铁丝,他们固然有资格高居庙堂,接受孝子贤孙们的顶礼膜拜。在南郭先生(南方人郭沫若的简称)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伟大理论中,巴金与茅盾是理所当然的大师。但是,我要提醒稍有点阅读经验的人注意。现实主义在十九世纪的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那里已经达到了顶峰,浪漫主义在雨果那里达到了顶峰。后来的画瓢者,纵然能达到同等的高度,也算不得光彩,何况,跟前面三位大师比较,巴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具体说一说巴金的小说。《寒夜》算不上什么杰作,沉闷而少激情。《第四病房》那个叙事的拖沓,结构的松散。令人摇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39

帖子

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9
发表于 2005-2-1 14: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郁达夫

郁达夫毫无疑问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与王映霞那轰动一时的爱情,更不仅仅是他死的壮烈。作为一位作家,郁达夫以他独有的才情,为后世留下了足够多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他那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感伤气息,洒脱而自然的笔调,清新优美的语言。使他的小说与散文具有坦诚率真、热情奔放、酣畅淋漓的独特风格。

《沉沦》沉重颓废的格调。用诗一般的写作手法,真实地再现二十年代青年的病态心灵。显得残忍、凄迷而哀婉。《春风沉醉的晚上》固然也有一种愤懑、悲凉与哀愁,但却让人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良善。《迟桂花》显得清新明丽、坦诚率真,像一幅秀丽的江南山水画。

七、张恨水

毫无疑问,张恨水也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虽然在生前,诽谤者们用“礼拜六”和“鸳鸯蝴蝶派”这种低俗的称谓来贬低过他。比起那些“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家们,张恨水先生在迎合主流意识形态上,是要差很远。然而今天,张的《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依然长销不衰时,那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感召下,成长起来的左派作家们的作品到哪里去了?

然而论到真正熟悉旧中国底层人物,活灵活现刻画他们,并使之呼之欲出,张恨水显然要比革命派作家高明得多。他的深厚功力来自于他广泛的涉猎,他的作品中常常洋溢着过人的才气。对于旧社会三教九流生存状况与精神面貌的准确把握,同辈作家中能出其右的真是不多。劝大家最好还是去读他的作品吧。至少《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是得读的,如果你是一位有抱负的写作者。

八、穆时英

我从来不会认为,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学落后于世界水平。至少在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不敢说与世界同步,但至少也不后于人。当日本菅忠雄、石滨金作、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人支起“新感觉派”大旗时。一水之隔的中国大陆,有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人与之遥相呼应。然而时过境迁,当1968年10月。川端康成凭借〈雪国〉〈伊豆的舞女〉夺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中国的“新感觉派”早已物是人非了。

作为一个新兴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超越五四时期老作家的新生代。穆时英在他短短28年的人生历程中,以异乎寻常的天才般才情,快速而多产的作品,比沈从文更完美的艺术水准,成为当时的鬼才。〈南北极〉笔法硬朗、大气磅礴,读之痛快淋漓。〈公墓〉〈白金女体的画像〉则是柔软、轻灵而缥缈。当二十一世纪的都市小资文人们津津乐道所谓“都市小说”时。真不知道他们读过〈上海的狐步舞〉与〈华东饭店〉等把大上海写得缠绵而奢华的小说没有?

九、刘呐鸥,施蛰存

同样,作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巨匠级人物。刘呐鸥和施蛰存跟穆时英一样,并没在中国主流文学史上占据多少重要位置。然而这并无损他们的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减少后人对他们的敬意。

刘呐鸥与新感觉派的主将穆时英一样,都1940年英年早逝。如果他们哪怕能再活十年,中国现代文学定将斑斓得多。作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初试者,刘呐鸥以他〈无轨列车〉〈都市风景线〉描写了大上海十里洋场的半真半假的幻像,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大家地位。

同样作为世纪老人,与巴金的热闹相比,施蛰存要寂寞得多。他的独树一帜的才情显然是巴金所不能比的,中国遭遇不公正对待的作家不止他一人。他在《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等作品当中,用细致入微的主观体察悄悄融入对客体的准确临摹之中,快速的节奏、重复的场景呈现畸形的都市生活。

十、孙梨

孙梨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具诗意的作家。相信这样的定论不会有多少人反对。他善于用简洁、朴素而生动的对话体写作来刻画人物,含蓄地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温情脉脉。

〈荷花淀〉一开头就用清新自然明丽的语言,刻画出诗情画意般的场景。“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月亮的明、空气的凉与院内的干净,一下子具有国画般优美的意境。

〈芦花荡〉开关这样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于。”,星星居然要滴落下来了,这倒不像是战争时期,倒像是描绘怡人的乡村画卷。〈铁木前传〉更写得纯朴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为依附,充满传统中国的温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39

帖子

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9
发表于 2005-2-1 14: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钱钟书

钱钟书是被后人误读最多的重要作家之一,《围城》被某些人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推崇到无为复加的地步。不错,钱钟书是大学问家,学术上的大师。但我决计不同意把他推崇到文学大师的位置。

在我心目中,大师应该是谦恭的。他应该与他的读者和笔下的人物处于一种对等状态。鲁迅也好,沈从文也好,老舍也好,他们什么时候跟笔下的人物过不去,高高在上过?然而,我们在钱钟书《围城》中读到了什么?炫耀技巧固然算不得什么毛病,莫言也是这样,恃才放旷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我从《围城》只读到一种知识分子的刻薄、把幽默当智慧的自诩,以及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钱钟书并不是个诚实的人。《围城》写到的年代,正是整个民族处于大悲大痛、大苦大难的黑暗年代,难道能用一场窃窃私语或插科打诨格调低俗的相声,就能回避得了吗?

钱钟书不光缺少悲悯情怀,而且跟大师们相比,钱钟书并不善于刻画女性。《围城》里面,最大的败笔就是唐晓芙这个人物没写好。

十二、徐讦

相对于日本文学中的鬼异之气,和神秘的东方色彩,能与之抗衡或者呼应的也许只有中国的徐讦。这是一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颇感陌生的名字。我之所以愿意提到他的名字,不光是因为他的小说确实非常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在中国主流文学史的荒原中,发现更多的绿洲。

《离魂》《鬼妻》《鬼恋》等作品中,典型的画面是:穿着旗袍的纤弱背影,在空气湿漉漉的夜晚,沿着铁路越走越远。在这样的作品中,我常常读到无处不在的恐怖、哀怨与凄丽。那些生离死别、阴阳相望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啊。感谢徐讦,他以飞扬激越的才气,俊雅飘逸的文笔,写出了爱情无法言喻的惊人之美,人性纤柔深处蚀骨的浪漫。

十三、汪曾祺

中在国现代文学中,能跟鲁迅一样,仅仅凭短篇小说就能不朽的,惟有汪曾祺。作为“沈派”(这个流派名称是笔者杜撰,中国现代文学并没人公开亮出旗帜)的传人(早期的贾平凹也算,尽管他也许不会承认)和集大成者。汪曾祺在继承沈从文的风格上,不断发扬光大,最终也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汪老的小说和散文没什么明显的界线。也许只有他与沈老这样的人物,才敢于把小说写得那么随意。这其实是创作的最高境界。

汪曾祺的成功,离不开江南源远流长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期的《鸡鸭名家》《绿猫》清新脱俗,行去流水般舒丽。新时期的《受戒》〈大淖记事〉〈鉴赏家〉等作品,温婉而柔美,天籁般宁静。完全摆脱当时文学的凝重与刻意的伤痛,让人耳目一新。

相对于同时期大部分作家的作品,汪老的小说,简短、洁净。耐读。

十四、废名

废名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寂寞的大家,在他的时代,除了俞平伯与周作人这种高山流水式的知音外,鲜有人能读懂他那些晦涩的作品。事实上,废名是二三十年代的作家中,中西结合做得最好的为数不多作家之一。既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奇迥,又有中国传统诗文的古雅与幽远,文风简洁诡谲、质朴辛辣,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性急的人是读不来废名的,废名的小说没什么动人曲折的故事,人物也是面目不清,大抵不会产生多少阅读快感。他的小说太过于晦涩艰深,而且很难消化,除非你能硬着头皮去读。读他的小说需要功力和阅历,故一般人建议不要去读他的小说,如果是写作者,读读也应该。《桥》《柚子》〈半年〉〈桃园〉可以找来读读,开阔眼界,有益无害。

十五、白先勇

作为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文作家之一,白先勇在大陆官方的文学史中,也许也占不了什么重要位置。不过没关系,高明的阅读者是不会理会,官方文学史中那些欺人之谈的。白先勇的高明之外是,用西方现代派的技巧,表达了中国式的情感。相对于废名的晦涩难懂,白先勇要容易解读得多。

白先勇是写女性的高手,在我看来要比钱钟书这样的“大师”高明许多倍。〈玉卿嫂〉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自尊自爱,敢爱敢恨的女性。纯洁善良,虽然身处社会底层,身份卑微,依然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并为之牺牲。而《台北人》,却像一部民国的衰落史,通过《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等不朽的篇章,刻画出许多及时行乐、纸醉金迷的众生,为曾经的繁华与奢靡,送上一曲凄迷挽歌。

十六、高晓声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众多作家当中,能像前半叶的鲁迅那样,深刻而又准确地剖析中国农民的灵魂,细致而又到位地把握中国农民的精神世界,并能为之画出一幅生动的画像者,除了赵树理之外,可能就只有高晓声了。

在小说《李大顺造屋》和陈焕生系列小说当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改革开放,中国正处于天翻地覆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生动而鲜活的新形象。中国农民的憨正善良、纯朴愚拙,简直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令人过目不忘。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跟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中,最鲜活和最难忘的人物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5

主题

5722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774
发表于 2005-2-3 0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在天涯也常见周兄的,很惭愧在月光一直招呼不够(确切说还没打过招呼)。 读这篇文章让我更惭愧了,不少提的名字没读过,有空我得找来书补课啦。 我把这篇拷贝到听雨西楼一份不介意吧?

[color=brown]告诉我,你会来[/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842

帖子

8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42
发表于 2005-2-3 0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钱钟书和萧红,这些名字在现代文学课上道是都听过,只是有些作家的也没看过。

[url=http://www.blogcn.com/user27/yaya8000/index.html]个人博客,欢迎点击[/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1

帖子

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
发表于 2005-2-3 10: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鲁迅和钱钟书的<围城>--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

还喜欢<我的流氓生涯>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39

帖子

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9
发表于 2005-2-3 13: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赵佶在2005-2-3 10:13:27的发言:

喜欢鲁迅和钱钟书的<围城>--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长篇小说

还喜欢<我的流氓生涯>

哈哈

呵呵《我的流氓生涯》怎么能跟大师们相提并论?不敢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2279

帖子

2329

积分

文学特版

积分
2329
发表于 2005-2-3 1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沈从文的散文,记得有一写老汉拉纤的,记忆很深。他的散文似总是很随意地不作选择的书写下来。他的小说,如丈夫等,则不是很喜欢。

也不喜欢围城,觉得写得太“聪明”了。

门,在哪打开http://fddj006.blogms.com/blog/BlogView.aspx?BlogCode=fddj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19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4
发表于 2005-2-3 16: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名的一些文章很好看.汪曾祺也说起.汪本人的字更像是齐白石的画,寥寥几笔,留白天地.

孙犁的风格就像是他的"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萧红的也好,但真的是太寂寥的文字了.张爱玲自是打通了中西的二脉.

一直觉得沈丛文是个用功的人.才气一般.还不及白先勇.看郁达夫和穆时英的小说不如看他们的杂文.与其说高晓声的文章好不如说陈奂生的时代好.

但总的来说我觉得不存在谁继承谁的风格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风格.情与貌略相似而已.犹如性情相投的朋友必有共通之处.真要说起继承,那多少后来的小说结构不是自水浒三国西游记红楼梦而来?

我爱蔺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5809

帖子

5859

积分

月光贵宾

积分
5859
发表于 2005-2-3 2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惜墨如金;张爱玲,华丽。 评得很到位,谢谢黑子。
我看到青草以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