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紫藤庐——帖送应拥竹兼为风雨楼全体杀刺追魂

[复制链接]

7

主题

91

帖子

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1
发表于 2004-12-25 22: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去紫藤庐那天,是个微雨天。

紫藤庐坐落在台北新生南路上,在台湾大学对面。那里有一个并不很宽阔的院子,院里有三棵老紫藤,一个小小的池塘。数重幽竹,掩映着一栋老房子,曲折幽深。

我们在人文大学的龚校长和朱副教授的陪伴下,落座于紫藤庐的日式厅内,同行的还有一些台湾文学界和出版界的朋友。

因为是雨天,厅堂中暗暗的,格外清幽,而微雨中的花香却特别浓,带着湿意沁入心脾。

从古老的房子看出去,满庭是古木、是绿意、是缤纷的花影。

泡一壶茶,品茗、沉思、对话,静静地欣赏紫藤庐。在它的某个角落、某处墙壁,会出现一只盆景、一件陶器或一幅画,在家具的精心配置和历史的色泽调和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静静地展示另一种生命与美感的世界,衍生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房子里的窗棂、橱柜、桌椅、甚至茶具碗碟,都是带着岁月痕迹的。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品着台湾冻顶乌龙,茶香凝在舌尖,在轻雾氤氲中,听张晓风和龚校长讲关于紫藤庐的历史。

紫藤庐,原是周德伟的家。他是前湖南大学经济系主任、也曾任国民党参议员,财政部关务署长,早年留学德国,是《自由的宪章》翻译者。紫藤庐是他任关务署长时分配给他居住的官邸,是一座小小的日式房子,因台风损坏,现今的紫藤庐是经过翻盖了的,主屋外部改建成二层楼式的洋房,形成日洋融合的风格。

周德伟一生爱茶,特别喜欢喝的是文山清茶。他的家,经常缭绕着茶香,座上客则是抱持民主思想的学者、文艺工作者,他的家成了台湾文化和学术沙龙。

在紫藤庐八十多年的历史中,这里是台湾政治异议者、前卫文化艺术工作者讨论开会的地方:民主政治者曾经在这儿探讨和发起过反对台湾专制政治的多次活动,对推进台湾政治民主起到过重要作用;这里也是许多台湾文化工作者喜欢的聚会场所,张晓风就身历其中多次重大文化活动的发起。1976年台湾文化工作者在紫藤庐发起艺文活动,第一个实验剧团——耕莘实验剧团就在这里酝酿,开了台湾小剧场运动的先河。也有很多艺术舞蹈活动在紫藤庐展演,它还经常成为剧团上课、讨论、排练的场所。

周德伟去世后,紫藤庐交给了他的二儿子周渝管理。

23年前,周渝在这所旧房子里成立茶馆,命名为紫藤庐。成为台北品茶艺术风气的先导者,也算是将他父亲生前的雅趣推向了更广阔和更平民化的空间。同时在环境艺术的营造上,紫藤庐既继承和发展了东方的传统文化,又引入了西方的现代文化,作了创造性的转化与融合。

在台湾文化工作者和百姓心目中,紫藤庐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氛围,代表着一种平民思想与官方思想对抗的领地,代表着科学民主的精神。1997年,台湾政府部门曾准备收回日式老屋,紫藤庐是其中之一。但台北群众自发向政府陈情,要求保存紫藤庐,现在,紫藤庐已经被定为市立古迹。

紫藤庐作为台湾一个重要文化沙龙,它为茶客提供着大量文化活动讯息。它的各个厅内都有一只乌色木架,整齐地陈列着台湾文艺报刊、演出海报、近期文化活动时间表等等。茶客随意浏览,有些也是可以带走的。

看到我取了一份《破》报在看,龚校长笑道:“这份《破》报在青年人中很受欢迎的。它的创办人还办有另一份《立》报。《破》报以介绍东西方先锋文化为主,《立》报却是以提倡发扬东方传统文化精神为特色。”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赖声川先生的表演工作坊即将演出的话剧《乱民全讲》的演出信息。其中对于戏剧演出的介绍别出心裁,使我悟到很多。

从紫藤庐提供的丰富的台湾文艺活动信息中,我看到了台湾文化目前所呈现的多元性,但仍然感受到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几千年的积累下来,那种深植于民族心底的根是任何时候、任何方式都难于拔除的。

轻轻地穿行在紫藤庐内的几间厅堂里,我欣赏着陈设的各式茶具、几案、还有墙上的字画,也看看紫藤庐今天的茶客。

紫藤庐的茶具中不仅有现在使用的壶、盏、杯,还有一些中西各个时期的茶具展览着。而茶客大多在静静地读书看报,其中还有相当多的青年人在写东西或作画,也有几位老者悠闲地聊着什么。

在紫藤庐,沏上一壶茶,可以坐上一整天,绝对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这样的场景使我想到,西方许多伟大的文学和音乐作品就是在咖啡馆内写出来的,在我国,许多老一辈的文人也曾有过在茶馆里写作的经历。紫藤庐同样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它在宁静中蕴藏着生命与创造,它也让人们的灵魂真正得到休息。

北京作家过士行曾经写过一系列作品:《鸟人》、《棋人》、《渔人》,将这些人把自己的生命与某种物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特殊生存方式的行为和生命哲学写得细致入微。那么,茶人呢?茶人也将一切存在的物,都看作有意义甚至有生命的存在,在茶艺世界中,没有一样东西只是工具,它们都具有自身的气质与美感。茶人与每个存在的物,发生“对话”,同时寻求物与物间,或物与环境间和谐、优美甚至有时令人惊奇的关系:置放一个老瓮、一些枯枝、一瓶花或盆栽、一张桌子、一块石头、一幅画……欣赏光影的变化,气息的流动……在某种天气或心情下,选听某种音乐,品饮某种茶叶,都形成茶世界中的“天”。

紫藤庐又名“无何有之乡”,什么都没有,又好像什么都有。这里面难道不带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吗?

紫藤庐是一个茶馆,却又不仅是茶馆。紫藤庐是台北市第一个以人文历史精神及公共空间内涵为特色的指定古迹。

在喧嚣的台北市中,紫藤庐是一个让人静下来的地方。然而他的美学意义却不仅在于此。由商品经济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竞争状态,在文化上显出追求强烈的表现和刺激的相应形式。对此,紫藤庐所代表的另一种生命与美感的世界可以从含蓄与表现、平淡与刺激的对比来理解。平淡文化很难与竞争文化直接对抗,但在商品经济所造成的人们普遍存在焦虑感和疲惫感的状态中,它的意义也不容被抹杀。

紫藤庐是一个静静地蕴藏着生命与创造的地方,对自然精神的再发现与人文精神的再创造,便是人们需要紫藤庐存在的原因吧。

其实没有紫藤庐,茶已默默地在我们生活里的许多情境中担任了一个无声的配角。尤其是在一个人的沉思默想中,或是在人们深深浅浅的交谈时,无声的茶已为我们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氛围。

粉墨登场,筑坛为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04-12-26 0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粉墨登场,筑坛为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是谁?青天白日女儿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
发表于 2004-12-26 14: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藤庐,倒让我想起西湖边上曾有一家青藤茶馆,同样是茶馆不过却相差甚远。

台湾的文山包种这茶我也十分喜欢,不过大陆是喝不到地道的这茶我是这般想的。

这文我喜:)拿一贴配你这文吧:)

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此话算是道尽了品茗的好处。 会喝好茶,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我们国人品茶讲求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侯,茶具,环境,这五者之间若身价等位,配置相宜,一旦达此境界,倒真会给你的生活增添不少的情境。 我国的茶叶的种类很多,有绿茶,红茶,白茶和乌龙茶等等。有名的有杭州的龙井,云南的普洱,武夷的大红袍,安溪的乌龙茶。安溪的乌龙茶堪称茶叶中的上品,色、味、香,形俱佳。极品的铁观音更是乌龙茶家族中的佳茗,它除有茶的幽雅清香之外,还别具一种特殊的韵味----观音韵。 有好茶,还须有好水。唐人斗茶时,往往取胜的关键是依水的,正所谓”八分茶,十分水“。古人把水看得很重。“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明人张源在《茶经》中把茶和水的关系说得非常透彻,泡茶者首推“山水为上,江水次,井水差”。自来水因经过氯化物的消毒,会使茶叶减少鲜味。如将其静置过夜,让氯气自然消失,再用来冲茶,效果就会好得多。 冲茶掌握好水度也是很关键的一步。陆羽在《茶经。五之者》中把水沸分为三等。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加涌泉连珠为二沸,滕波鼓浪为三沸,他认为三沸水为最佳。泡乌龙茶,特别是铁观音,水温要高,以三沸水为佳,先用沸水烫壶,再用沸水冲茶,最后用沸水淋壶,浸泡沫1、2分钟,冲出来的茶汤橙碧橙碧的,香气浓郁,令人神清气爽。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这说明对于茶具的选择也是极重要的。好的茶具能保持茶的浓香醇味。古人沏茶用紫砂壶,认为它可以使茶“聚香含淑”,“香不涣散”,哪是古人的偏爱。其实我们现今普通使用的白瓷碗、壶效果也是不错的,寸不壶大小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茶性的较狭,壶过大则香不聚。茶叶最讲究的是一个香字,有人说,烹茶之乐和饮茶之乐各居其半,比话颇知品茶之回味,品尝一杯色味香形俱佳的好茶,还须择一处幽静的品茗环境,方能相映成趣,怡情清心,茂竹修林,画舫游舴,小榭山亭,是理想的品茗佳境。于自家居室,加以点缀装饰,冲得一壶好杀,独斟独酌,含英咀华,或邀得二、三好友,品茗斗茶,讲茶经,说茶道,话家常,论世道,也是别具一番雅趣的。

何处寻欢?中夜阑珊。分付断章残简。倦为平仄苦,漫依玲珑谱。无非风月几度,个中事、何异今古。佳节每吟,良宵遍赋,还须人间住。 一心久无系处。是而今方觉、被文章误。翻句题别恨,斗巧说新愁,细想来,底事淹留?纵令得词工豆蔻,终不及、林间陌上采桑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82

帖子

18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2
发表于 2004-12-26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羡慕能写的美帖的人~
[color=#8A2BE2]游走的脚步无法理解驻留的心思 如同凝固的音符无法体会翻飞的手指 告别是用一种更遥远的方式被占有 死亡之河从每个人血里发源 [/col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3395

帖子

339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95
发表于 2004-12-26 2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羡慕能变身妖怪的人
哈哈,今次表明身份,俺是忘忧岛的。 有没有来招降俺的,俺想换身份。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