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猪八戒 - 

回家(一至五)

[复制链接]

89

主题

2382

帖子

700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007
发表于 2005-12-26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戒的回忆文章写得不错,母系的亲人故事很丰富,我想如果您写写你的父辈、祖父、曾祖父辈的经历一定会更吸引读者,使大家得到教益。我们正在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网友  发表于 2005-12-27 08:51:00
喜欢这样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29

主题

509

帖子

50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09
发表于 2005-12-27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看楼主的回忆,还有珍贵的老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6

主题

5371

帖子

53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371
发表于 2005-12-27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白照片依然是那样的清晰,使往事历历在目,深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虽有绊脚石,书还是要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368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739
发表于 2005-12-27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猪八戒在2005-10-30 3:16:00的发言:

舅公遗容


你的舅公怎么长得像重庆人?还记得重庆化工局的陶天明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生活有滋有味   日子细水长流   心情不好不坏   脚步不紧不慢   一切顺其自然   一切开心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469

帖子

196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68
发表于 2005-12-27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母亲的家庭可是个大家族哦。照片还保存得这么完整,属于珍贵文物。
真诚 友谊 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338

帖子

125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56
发表于 2006-1-8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去世了。我已不能准确地写出外婆当时的感受。但是有一点变化可能是从那时开始的。就是更疼爱两个孩子,更坚强,更勇敢。

另外一件事,也显示了外婆的勇气。

因家里死了人,所以在附近的松隐禅寺做三天佛事。突然和尚跑来对外婆说:大少奶奶,不好了,有土匪要来绑架你们了,快跑吧。外婆恼道: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有什么好跑的?把我绑去好了!于是爷爷等都撤退了,只有外婆被绑走,据说临走外婆还带了床被褥,大有要把牢底做穿之势。

经过托人谈判,三天后外婆回家。可能并没有付什么赎金(外婆从未提起家里化过钱)。估计外婆和土匪相处几天聊的比较融洽,土匪向她表示歉意道:不是我们要绑你的,是你家二少爷要我们来绑的,因为老爷子不给他钱。。。。。。

如此看来,可能也不是什么真土匪,大概是和二少爷一起吃喝嫖赌的一帮混混吧。

外婆那时哪来那么大的勇气?现在猜想:可能也有些万念具灰的决绝吧。

后来家里怎么处理二少爷,不知道。估计爷爷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后来就给他娶了妻子,后来还让她管钱。

按说外婆是长媳,婆婆又死了,理应成为内当家。怎么会让二奶奶管钱?是她有点文化吗?但是母亲的这个“大婶妈”可不是省油的灯,经常挪用“公款”,爷爷发现钱少了,问她,她满不在乎地说:“我不知道,问你儿子去!”

后来爷爷又娶了续弦。就让太太管家了。续弦叫,是个老姑娘,母亲说她长的不好看,脸上有麻子。比外婆大两岁,和外婆相处的很好,有文化,会裁缝手艺。

没有当家,估计外婆也不开心。当初庄家盖房,动用了外婆的陪嫁,爷爷申明是借。但始终没还。找爷爷要,说你现在挣钱了,该还了吧?爷爷又拖着不给(可能这也是不敢让外婆管家的原因吧)。

外婆那时突然变的很“大方”,领着两个孩子:“你们想吃什么?”吃完嘴一抹:“记帐!”

年底别人前来结帐,母亲的爷爷大吃一惊:“怎么?”,外婆理直气壮地说:“小囡要吃呀!”爷爷叹口气,只好买单。

外婆做人很大度,在街上人缘很好。钱的事并没有对她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大婶妈进家后是非不断,爷爷只好给他们分家了。

老家的房是两开三进,二层。一楼临街两间是铺面,做买卖。后面是厨房、仓库。临河一面应该还有两间,徒弟们住的小屋,或者门面,因为乡下收来的水产等物都是船运过来的,现在看不见了。中间有个天井采光。二楼四间卧室,围绕天井成“回”字状。临街两间分给了老二、老三,后面两间是爷爷奶奶、老大一家。

家里可能还有几亩土地。到底当时怎么分的家,母亲现在也说不清楚。

大姨妈学习很好,考中学是全县第一名。她很得意,又去考初二,还是名列前茅,于是直接到松江县中学上初二去了。

母亲学习一般,又很淘气,只上了私立教会学校。

这次回家,让母亲回忆了一下她的淘气事例,她又想起几件。

“小孩大王”的原话是“小囡头”,是她当初怕我不懂,特意翻译成普通话的(显然译的不好)。

教会学校规矩较多,比如吃饭睡觉都要祷告:主啊,感谢您赐给我食物云云。母亲散漫惯了,那里受得了这个,总要和她们捣乱。便拿着筷子敲碗,乒乒乓乓,引发一大群孩子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闹的好不开心。(母亲讲到这里,我的女儿也乐了)

“你肯定要挨骂了”我说。

“没有,那些嫫嫫都很和气。”母亲解释说。“后来就给我们分开吃饭了”。

上了半年,爷爷嫌学费太贵(大姨妈上的是公立学校,免费),让她转了学。上学头一天做操,校长发现母亲的辫子梳的怪异,便要拿剪刀剪去。母亲死活不干,和校长争执起来,打不过就跑。母亲乖巧灵活,据说能象男孩子一样做侧手翻,校长怎么捉的住她?累的气喘吁吁。最后母亲成功地保住她的辫子。

一个年轻女老师,比较新潮,讲课时大胆使用简化字。母亲当即高呼:“老师写错别字了!”一帮孩子顿时跟着鼓噪起来,老师解释人不听,压制无人服,课堂次序大乱,急的手足无措。下课母亲去厕所,发现那个老师在那里抹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762

帖子

27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62
发表于 2006-1-8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更新了,八戒写的细腻。
梅花清淡香自骨, 溪水澄澈月分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