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盛唐气象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4610

帖子

461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610
发表于 2006-2-2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李白有残句:“野禽啼杜宇,山蝶舞庄周。”
这两句既用典无痕,又构造出极其复杂之意象。叹为观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4610

帖子

461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610
发表于 2006-2-2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感觉到,无论是在古诗或现代诗中,面对那些构造极其复杂的意象,实际上根本没办法用白话清晰地分层次一二三四进行转述。甚至也难以丁是丁卯是卯地分析出里面承合转折的各个关节点。只能叹一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作罢。

什么叫“山蝶舞庄周”?我们知道这里巧用了“庄周梦蝶”的典,甚至也有能力从哲学上去细致分析这类主观唯心主义的精义,但却无办法把这简单五字句里塑造的意象来表述清晰。它在“是”与“非是”之间,形象朦胧徘徊,动荡而不确定。

这就是诗所独具的其它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功能。“山蝶舞庄周”一句,虽然看上去是一个视觉形象,但因它奇异地同时叠进了实与虚、形与意两重情状,所以再高明的画家也绘它不出。

这里是否可以引申出一个界定文字好坏及诗的标准:诗,它只是诗,而不能是其它。诗里可以有“画”,但不能仅是“画”;诗里可以有音乐,但不能尽是“音乐”。如果说某家的“诗是画”、“诗是音乐”,那么此诗则肯定不能被判为好诗,因为其还没能达到画不出、谱不出的极致境界。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一个把视觉转为听觉描绘的有名的通感比喻,叫“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比喻很精妙,也是无法用音乐形式去替代的一个由文字塑造的听觉意象,根本已是诗的手法。散文、小说里的比喻,和诗中的意象塑造,两者分野很大。虽说两者也有不乏共同点,如:每一个比喻,都是一次文字冒险;每一个意象,也是制造出一个与物理世界既分又合的险象环生的文字境界,同样是文字冒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 15:39: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4610

帖子

461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610
发表于 2006-2-2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醉时歌》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是写实,体现出的是观察的精到,和对细节描写的鬼斧神工。

李白《将进酒》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虚实结合,体现的是突破时空的想象,既是“是”,又是“非是”,是宏大的意象塑造。

杜牧《赠别》里“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是比喻,而不是意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4610

帖子

461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610
发表于 2006-2-2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中的意象塑造,在唐诗中也是基本的技术。老李的诗中随便找几个斑点: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残句》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桂殿秋》
“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代别情人》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长门怨》
“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王子停风管,师襄掩瑶琴。”——《金陵听韩伺御吹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691

帖子

69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91
发表于 2006-2-4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帖子,居然末有人回?踢一脚。

月光网太慢了,抓狂。

现代诗歌不知何时能达到古诗的那种出神入化、简炼、优美的地步哈。

日子飘着,河水倒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45

帖子

1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5
发表于 2006-2-4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得必须干净地用词。
在老家,我总是能听见瀑布声和飞来飞去的回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4895

帖子

489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95
发表于 2006-2-5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题目来说,好像还没有写完,看的不过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4610

帖子

461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610
发表于 2006-2-5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这个帖八~~~~

你说本瓜开出这么大个题目来招摇,本来是想好好拣拾拣拾唐诗里的好意象,以便给写现代诗的同志们做借鉴~~~~~或许哪句的构造手法对写诗有所帮助咧,也说不准,对八?~~~~~开了题目后本瓜就后悔,这玩意,实在不大好拾掇~~~~~

这不比不知道,这一留心去比阿,还得说,现代的诗技跟唐朝比,那真是大发展咧,一点都不需要厚古薄今~~~~况且现代的“意象”概念,也不大好直接拿去套唐朝~~~~~

促使想做这个拾掇的原始起因是,是去E石读帖子,老看见诗人高志坚同志总说要向传统学习时,且仅仅、单单、独独死抱住“韵”不放,光注意芝麻,完全无视西瓜~~~~~~难道传统诗留给俺们值得借鉴的惟有“韵”这一点表面上的玩意?那些超复杂、超优美的构造手法,那些“韵”之外的诸多复杂技巧,怎么一位号称钻研诗歌几十年、决心为诗歌奋斗终生、要发起下一轮诗革命的如此执著的诗人,却楞就看不见这些咧?要说俺这也咸吃萝卜淡操心~~~~~~可怜本瓜又不具备去指点迷津的法力,又怕读那人的诗,连帖都不敢跟,所以那个所以,干脆就自己误乐自己算咧~~~~~

只是头昏阿,这唐诗与现代诗实在区别太大,要拣来结构方法拿来就能用的,还真8大好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453

帖子

4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3
发表于 2006-2-6 0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还真把高志坚当回事?其实,吃板子的应该是那些和高志坚死较真的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脑子是不是糊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4895

帖子

489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95
发表于 2006-2-6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偶知道这假期一结束,瓜老人家怕又要忙的晕菜了,所以,,,,,,:)什么叫招摇?有金刚钻才能招摇,这叫自信~~~

看了瓜老人家的另一篇文字,有关北岛诗歌中的细节。细节在诗歌中是很重要的,就好像一条河流中的暗礁悬崖,河流上的桥梁,河流两岸的繁复。

高志坚的字里根本就没有这些。

不同意楼上的看法,瘦月倒是很赞同瓜人家的做法,至少这样的文字让偶们这样的爱好者感到欣慰和快乐。

诗歌的欢乐是多么的让人珍惜,让人温暖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6 9:55:2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