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蔺子 - 

[原创.小说] 唯有陶然

[复制链接]

320

主题

5809

帖子

5859

积分

月光贵宾

积分
5859
发表于 2005-7-3 12: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拾失落已久的感动——读《唯有陶然》

文/手上的星光

一段失落的幸福往事,一段悄悄开启的网络恋情,三个个性迥异风姿别样的中年女子,在这样平稳的架构中,每禾女士以散淡却缠绵的笔调,展开了引人入胜的长篇情感叙事。这个雨夜,读罢小说《唯有陶然》的这些段落,内心中有了一点由远及近渐渐清晰的感动。不禁由小说名字想起白居易“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名句,每禾文字如茶,却是极酽的大红袍,饮一口,良久回味,也算有醉的陶然了。

这是一部纯粹写情的小说。归为言情小说一档应不为过。大凡抒写中年情感的小说,往往无法回避了中年人特有的现实景观——婚姻危机,物质困惑,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等等,但《唯》却轻松地绕过这些令人烦恼的窠臼,而以浪漫之心建构了一个唯情主义的空中楼阁。小说中的三个女人都是供职大学的白领,物质之忧首当其冲被剔除了。若素没有孩子,兰馨没结婚,楚霓的家庭背景也被淡化,两个男主角一个已经去世,另一个也是富有单身......一般家庭问题和生活现场的缺失让小说自始至终保持着对爱情的唯一关注。很显然,这样的安排源自女作者特有的审美趣味。

女人,永远都只是情感动物,即便是那些笔锋凌厉擅长写实的女作家,内心之中恐怕也渴望进行一次这样的纯情倾诉。因此,读女作者的文字,常使人有置身桃源的明净,如沐春风的舒畅,香径徘徊的悱恻。读每禾的这部小说,类似的审美期待能够得到淋漓的满足。

就一种在普通读者中广为存在的温情脉脉的阅读心态来说,《唯》中没有一点令人不适的瑕疵。主人公若素是一个完美得适合去童话里居住的女子,她温柔美貌、忠贞纯洁、清高脱俗,聪颖多才,与之匹配,她早逝的丈夫也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好男人,一对璧人诀别于人生的中途,这唯美而残忍的开篇奠定了小说不惹尘埃的抒情基调,也引出了绵绵不绝的唏嘘。网恋对象“花生”,富有博学、豁达开朗、忠诚体贴,以极品好男人的形象接力若素失落的爱情,也就顺理成章了。若素的两个女友,都是个性鲜明善良纯真的女人,兰馨的母性魅力,楚霓的激情与天真,她们的感情际遇是男女一号爱情的补充和注解。即便是文中的反面角色,也因卡通式的脸谱,一出场便被作者揪斗,不敢兴风作浪,自然也不可能对故事的优美流畅给予有力的狙击。

在长篇文本的操作上,每禾女士显示出良好的调度能力和叙事耐心。作者的语言风格朴素温婉,细密处娓娓道来,层层叠叠,铺排有致,舒朗处蜻蜓点水,飞鸿雪泥,很多文中段落都似散文一般清新舒展。虽少了一点张力和机趣,但胜之亲切柔和。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却并非是全方位的,作者几乎只从若素这个角度去进行叙述——印象中好象只有写楚霓上网的一段换了视角。应该说,以这样单一的视角展开长篇是相当吃力的(以俺多次长篇未遂为例),可作者却举重若轻,结构安排有条不紊,启承转合轻松自然,足见功力非凡(有空向每禾女士多讨教)。

当然啦,若以本人对文字的理解,在这个味道不错的鸡蛋里还是能够挑出若干骨头的。但那显然没有任何意义。正如我们可以背靠各种时髦的主义思潮,高举严酷的文学批评利器把琼瑶的小说打翻在地,可或许某个黄昏,我们会想起几十年前的那个少年捧读《几度夕阳红》泪流满面的情景,并象我此刻,在内心之中,觉察到了一种失落太久的由远及近的渐渐清晰的感动。

这个乌烟瘴气的时代,需要童话般的美丽故事。

这篇貌似评论的东西写的有些一相情愿。我和每禾女士不认识,也没人要我写这个东西,我也并不擅长写言论之类的文字(上回谁说我是搞评论的来着,简直太抬举我了),但还是写了,没办法,人若无聊,上帝都救不了。

从作者对若素的喜爱和牛管的回帖来看,这部小说或有每禾女士生活经历的影子。也许是这样:一些事情发生了,作者原原本本地把它叙述出来,就成了这部小说,那我上述装模做样的言情分析即可作废。就算她浑然天成,就算我见缝下蛆(这句话是抄袭王朔的)。

我看到青草以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