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莫言等10位作家分别获得人民文学奖

[复制链接]

20

主题

68

帖子

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
发表于 2004-11-6 17: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004年度人民文学奖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揭晓,包括莫言、于坚、雷抒雁在内的10位作家分别获得以“茅台杯”冠名的这一文学奖项。同时,为庆祝《人民文学》创刊55周年酒会也隆重举行。

  被称为“国酒”与“文学国刊”联姻的“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今年已是第二届。据《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介绍,与其他各种期刊奖不同,该奖设立了完全独立的评委会,由杂志社以外的读者、作家和批评家组成,人民文学杂志完全不介入意见,本届评委会除读者外,包括刘震云、陈染、邹静之三位作家和陈晓明、季红真、白烨三位批评家。

  本届人民文学奖引人注目之处是,除雷抒雁、莫言、于坚等文坛名人之外,获奖者大多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锐作家:映川《不能掉头》、晓航《师兄的透镜》、陈应松《马嘶岭血案》获中篇小说奖,莫言《月光斩》、张楚《长发》、须一瓜《毛毛雨飘在没有记忆的地方》获短篇小说奖;于坚《火炉上的湖泊》、格致《减法》获散文奖;雷抒雁组诗《明明灭灭的灯》、张执浩的组诗《覆盖》获诗歌奖。

  ??同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和《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向四名中外读者代表颁授了《人民文学》荣誉读者证书,这是国内文学期刊首次命名“荣誉读者”。

 北京娱乐信报 李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68

帖子

6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8
发表于 2004-11-6 17: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须一瓜

  从1985到1988年,我开始写了些小小说,得了全国奖,顺风顺水的,后来,我却越来越怀疑小小说、怀疑自己。慢慢地不再写了。1988年考取了全国律师资格证后,做兼职律师,离小说远了。这一停就是将近十年。

  大约是2000年的一天,我跟舒婷说,你愿不愿意看我电脑里的东西?

  舒婷看完就给我推荐到《人民文学》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给她看一个自己得意的短篇。她不仅谈了看法,连错别字都一一替我改好,推荐到《作家》去了。这篇出来之后,《上海文学》等其他刊物的编辑就来约稿了。这样就进入了那种写稿发稿的循环。

  看到《淡绿色的月亮》在《收获》竟是头条,有点奇怪,怎么会这样呢?《地瓜一样的大海》在《上海文学》发的也是头条,我也意外。《尾条记者》在《福建文学》、《小说月报》也给了头条,《小说选刊》选《蛇宫》的时候也是放在头条。有时我觉得好像是出了差错,搞错了。可能是多年来我在尾条位置呆惯了。

  我采访过一个案子,一个女孩在家里遇到了劫匪,女孩用很长时间和两个歹徒周旋,最后两个歹徒被哄跑了,但现场留下了很多痕迹,警察根据这些线索,很快就把他们抓住了。我们去采访那个女孩,突然看到了更严酷的“淡绿色的月亮”。“淡绿色的月亮”不是一般的月亮。

  有时候,我相信我们的高尚、责任感、纯真、友爱,甚至善良,都是相对的。不同的外在条件下,在人的内心就有不同的阐释。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坐标点上,都是真实的,甚至是难以否定的。我因此感到人性的悲哀。这种东西写出来很残酷,可是,不经过这种严酷的考验,你怎么能见到深层的东西呢。

  我喜欢福克纳,他的小说像不动声色的手术刀,我希望我的文字也有那样的表达,我很喜欢《好兵帅克》、《堂吉诃德》里面那种说不出的伟大机智。《二十二条军规》的海勒,也是我喜欢的作家。博尔赫斯有个与众不同的脑袋,但是,那份聪明智慧我学不会。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实在是很棒,它完全消除了写作者和阅读者文字上的障碍,我想很少有人能做到他那样,真是成精了。我也喜欢看朱文的小说。还有很多。

  在我看来,一个成熟的作家,或者说一个手艺很好的作家,应该是中性的。他能渗透———准确渗透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身份的角色里面,性别、处境、年龄、不应该成为障碍。否则没办法写好小说。对于我,如果读者通过作品,无法断定须一瓜是男是女,我把它理解成一种表扬。

   2003年很多新人都有出色的表现,比如陈希我,他为什么没获奖?无论是推荐评委还是终审评委,他们都不太了解我,以为我是刚开始写小说的,所以,给了我这个奖,听到这个消息就想,我这么老了,运气为什么还这么好?我真应该去买彩票。我占这个位置有点不好意思。但我毕竟高兴,没办法,虚荣心。

  《淡绿色的月亮》

  中篇小说《淡绿色的月亮》,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夜晚的入室抢劫案,使女主人公芥子对丈夫的灵魂发生了怀疑,无论丈夫如何辩解和道歉,她依然一次又一次地质问他当时为何不反抗,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伟岸丈夫形象的一点点破坏,激情火花的一点点磨灭……小说似乎在争论一个道德问题,一个面对勇敢与理智应该如何抉择的问题。

  个人简介 须一瓜

  须一瓜,女,原名徐苹,生于上世纪60年代,《厦门晚报》政法记者。从事过邮电机务、律师、广告策划等职。1990年出席全国青创会,后停止创作近十年。2000年起,陆续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作家》、《上海文学》、《福建文学》、《小说界》、《江南》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作品多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家文摘》等选载。著有小说集《淡绿色月亮》及通讯小说集《徐苹VS须一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
发表于 2005-9-30 17: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坚的散文慢慢好看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